精简放宽!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与2022年版清单相比,2025年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到106项。
2025年版清单准入门槛更低,删除了8条全国性准入限制。如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改为基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认证制度,相关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相应取消。
准入力度更大,2025年版清单部分放开了8条全国性措施,涉及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药品批发和零售单位筹建、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林木种子进口、发票印制等领域。这些相关领域保持了必要的市场准入管理,但准入环节更加精简。
2025年版清单删除了17条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货运信息服务、森林资源损失鉴定、车辆租赁服务等满瑞网,取消了相应的地方性许可措施,实施全国统一的准入方式,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北京市28项举措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近日正式印发。《工作方案》围绕“6个环境”提出28项工作举措,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助力首都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不断擦亮“北京服务”金字招牌。
围绕优化审批服务,营造规范便捷的制度环境,《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商事登记领域制度创新,研究出台北京市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规定,率先探索建立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试点。推出更多服务新举措,持续推进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发布《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对企服务事项清单》。简化食品经营审批流程,修订出台《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探索完善强制注销配套制度,在部分区开展强制注销先行先试。
围绕守护公平竞争,构建平等有序的市场环境,《工作方案》明确,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指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加大重点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持续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垄断行为。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加强竞争政策宣传培训。
围绕创新监管机制,打造高效包容的经营环境,《工作方案》提出,深化非现场监管改革,推动各区各部门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到50%以上。完善“扫码检查”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查前扫码、检查亮码、监督用码全链条工作机制。扩大“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范围,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避免运动式检查。持续推行柔性执法,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完善防范和查处虚假登记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实名认证程序。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提升精准监管和穿透式监管能力。完善信用修复制度,实现信用修复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
围绕强化质量支撑,提供系统集成的创新环境,《工作方案》明确,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系统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工作,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高标准开展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选活动。深化计量技术支撑服务。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先进标准研制。鼓励企业争当企业标准“领跑者”。
围绕聚焦提质升级,塑造积极稳定的发展环境,《工作方案》提出,支持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加强并指导全市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促进平台企业健康发展,发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系列合规指引,出台直播带货平台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促进广告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广告园区建设。
围绕深化区域协作,促进共建共享的一体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明确,持续推进商事制度协同改革,支持更多试点区域开展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领取,探索更多跨域协同登记新模式。开展京津冀地区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持续完善京津冀信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推进质量支撑和产业协作。强化区域监管执法协作,推动实现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执法互助。
重庆市将申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据重庆市政府官网消息,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金融支持重庆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重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措施提出,积极申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组建科技金融联盟、实施“科创领航计划”,落实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和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政策,力争2025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8500亿元。用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红利,迭代升级企业碳账户,促进转型金融试点落地见效,为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好发展环境满瑞网,推动转型贷款扩面增量,力争2025年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建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与养老产业政银企对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银发经济。探索开展数字资产质押贷款模式,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万盈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